兴仁县

2016-07-13 08:52:59来源:本站

鲤鱼湖风光.jpg

兴仁地处黔西南州中部,是滇、桂、黔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县。全县国土面积1785平方公里,辖8镇6乡4个街道,134个村9个社区19个居委会,2013年末人口52.8万。有汉、布依、苗、彝、回、仡佬、瑶等16个民族,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2%。

兴仁历史文化悠久。南齐置新城县,属西平郡。明洪武23年(公元1388年)置新城守御千户所(原县城关镇)。清乾隆19年(公元1754年)设新城巡检司,宣统2年(公元1910年)设新城自治公所。1912年置新城县,1914年定名兴仁县。民国中后期和建国初期,兴仁作为地区专署所在地,一度成为贵州西南部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重地。1982年建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后,隶属黔西南州管辖至今。古往今来,兴仁就有着灿烂的文化,交乐汉墓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、鲁础营乡古朴幽雅的三家寨道堂、县城内曾作为两湖会馆的寿福寺等,向世人昭示了兴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县内已确定的重点文物有57处,有放马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海子马宝树瀑布、三道沟万亩竹海、屯脚鲤鱼苗族风情村、巴铃绿荫河布依族风情村、东湖生态公园及县城的真武山公园、剑平池公园等众多景观,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。

放马坪高山草原.jpg

兴仁资源十分丰富。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21种,其中煤、金、锑、汞、铊是兴仁的优势矿产。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超过21.5亿吨,远景资源超过45亿吨,是国家地质矿产储量认定的“兴仁煤田”,被列为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。黄金远景储量在100吨以上,贵州省第一块工业黄金就产自兴仁,是有“金州”之称的黔西南自治州的重要产金县。稀有金属铊储量约为10万吨,是目前发现的世界第一个富铊中型矿床。水能理论蕴藏量9.7万千瓦。

兴仁自然条件优越。县境气候宜人,县境气候宜人,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,雨量充沛、空气湿润、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、气候温和、四季如春;海拔1250-1500m,年平均气温在15.2℃,年日照时间达1552小时,年降水量1300-1450mm,无霜期269-300天,雨热同季,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,其中烤烟、薏仁米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,薏仁米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集散基地,被中国粮食协会授予“中国薏仁米之乡”称号,“一米三叶两果一园”初具规模,形成了一定的品牌。同时,被评为“诗词之乡”和“长寿之乡”。

鲤鱼坝苗族风情体验区.jpg

薏品田园帝贝温泉度假区景观.jpg

兴仁交通区位突出。历史上的兴仁,由于地处交通要道,商贾云集,商贸活跃,被誉为滇、桂、黔三地交界的“旱码头”。改革开放以来,兴仁交通得到快速发展,309省道、313省道、关(岭)兴(义)高等级公路、晴(隆)兴(义)和惠(水)兴(仁)高速公路、正在规划的贵阳至兴义铁路贯穿全境,使兴仁成为是黔西南州重要的的交通枢纽,县境距南昆铁路兴义站42公里、郑屯站51公里、贞丰白层港56公里、南盘江水运码头70公里、兴义机场50公里,以公路、铁路、水运、航空并举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,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出来。

兴仁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热土,有往昔的辉煌,有今日的奋进,更会有明天的灿烂。兴仁52万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,在团结、务实的县委、县政府带领下,正朝着“建设经济强县、构建和谐兴仁”目标迈进,为建设“富裕兴仁”、“开放兴仁”、“魅力兴仁”、“诚信兴仁”、“和谐兴仁”、“幸福兴仁而努力奋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