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分至,为您送上一份中医营养食谱

2022-04-19 17:17:57来源:本站

肋排海带汤

原料:猪肋排500克,水发海带500克。素油、姜、葱、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盐、味精、黄酒、醋、糖各适量。

做法:将肋排洗净切好,开油锅,下进盐、黄酒、葱煸透加入肋排、水(略浸过肋排),用纱布将花椒、八角、桂皮、姜包好放进锅里,旺火烧开,文火烧15分钟,下进切好的海带,加糖旺火烧开,文火烧10分钟,加醋,再烧开后加味精即可。

功效:可补中益气、软坚化痰,还可治疝气、水肿及各种缺碘症。

小黄鱼汤

原料:小黄鱼250克,素油100克,雪菜25克,肉汤250克,黄酒、盐、糖、淀粉、味精、葱、姜末、麻油适量。

做法:小黄鱼洗净去头和内脏,加盐、黄酒、淀粉腌一会,开油锅,油温七成,把小黄鱼放到油里面煎黄即捞出。锅留底油,将姜、葱末、味精烧开即可。

功效:滋补健身、开胃消导,且肉质细嫩,含大量优质蛋白,是理想的营养菜肴。

牛奶全麦粥

主料:全麦片50克,牛奶150克。

调料:白糖50克,精盐少许。

做法:将麦片在清水中浸泡0.5小时以上。用文火煮15~20分钟后,加入牛奶、盐,继续煮15分钟,加入白糖,拌匀。

功效:有养心安神,润肺通肠,补虚养血及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。

小麦粥

原料:小麦30~60克,粳米100克、大枣5枚。

做法:将小麦洗净后,加水煮熟,捞去小麦取汁,再入粳米、大枣同煮;或将小麦捣碎,同枣、米煮粥食用。

功效:补脾胃,止虚汗,适用于小儿中气不足所致的自汗、盗汗、脾虚泄泻等症;本粥亦适用于妇女脏躁者,症见失眠心悸等。

水炒鸡蛋

原料:鸡蛋100克(2个),虾米皮10克,嫩韭菜40克。

调料:植物油10克,盐1克,味精0.5克,姜末5克。

做法:将韭菜洗净切成末,鸡蛋打散与韭菜末均匀地混在一起,备用。

炒锅上火,放入植物油,油温热后,煸炒虾米皮至香(勿焦),放入1小碗水(或高汤),待水沸后放入姜末、盐和味精,倒入加了韭菜的蛋液,用铲子不断地翻炒。不要粘锅底,炒热成脑状时(鸡蛋完全凝固)出锅装盘即可。

功效:本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矿物质和维生素,而脂肪和热量偏低,适合高血脂、高血压、胆囊疾病、糖尿病、肥胖人食用,也是较为理想的减肥菜肴。

民族稀饭

原料:羊后腿肉200克,大米200克,胡萝卜、青萝卜各150克,香菜、精盐适量。

做法:羊肉洗净切成小丁,放入锅内加清水烧开,撇去浮沫后改中火煮10分钟;大米洗净入羊肉锅,煮10分钟后,加胡萝卜、青萝卜丁和盐,再熬至米烂时将锅端下;香菜洗净切成小段,撒入稀饭锅内即可。

功效:稀饭营养丰富、清淡适口、香而不腻,适于各类年老、体虚、病患者食用。

炝菜花

原料:胡萝卜25克,黄瓜30克,菜花50克,熟豆油30克,精盐,味精、花椒粒,香油各适量。

做法:把菜花掰成小块,胡萝卜切小菱形片,均用开水焯,断生时捞出,用凉水过凉,控净水分装盘。

浇上炸好的花椒油,略焖一会儿,再加精盐、味精、香油,拌匀即成。

花生米鸡丁

原料:花生米250克,鸡脯肉丁100克,素油50克。黄酒、盐、淀粉、味精、姜、葱末适量。

做法:花生米洗净入锅加点水烧开,点入冷水再烧开,再点冷水再烧开,共点5次左右,中火煮烂,旺火收汤。鸡丁用盐、酒、淀粉上浆,开油锅油热入鸡丁炒几下加葱、姜末、酒炒匀,将煮烂的花生米放进,加盐、味精搅匀,水淀粉勾芡即可。

功效:益气补精,调中和胃,还可治各种内脏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。